文章
  • 文章
搜索
详细内容

莴笋*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近期,有菜农反应,在莴笋叶片上起白霜,许多菜农认为菜叶上的白霜是白粉病,按照白粉病治疗却一直不见效果。经向专家咨询,原来在莴笋叶片上起白霜不仅是白粉病的特征,莴笋霜霉病发病时,也会出现白色粉状物,要注意两种的识别,针对性的防治才能见效。

一、发病症状

莴笋霜霉病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生浅黄色近圆型或多角型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长出白霉,相对于白粉病霉层,霜霉病的霉层比较薄且均匀。有时会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联成一片导致全叶干枯,甚至整株腐烂。

莴笋白粉病发病时叶片上也会出现白粉状物质,多从下位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白色粉状霉斑,扩展后,白色粉霉斑融合成一片,造成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引起叶片变黄或枯萎。后期病部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子囊壳。  

二、病原菌

莴笋霜霉病和白粉病的病原菌均为白色粉状物,除从粉状物发生的位置及初级形态上区分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两种病害的病原物进行镜检,比较容易区分识别。

莴笋霜霉病的病原菌为莴苣盘梗霉。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6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叉状对称分枝,4~6次,长度216~536微米,主干和分枝呈锐角,孢囊梗顶端分枝扩展成小蝶状,大小3~5微米。孢子囊单胞,无色,卵形或卵圆形,无乳状突起,大小14.3~19.9×14.28~25.7微米,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

莴笋白粉病病原菌无性态为白粉属真菌Oidiumsp.,病原菌典型特点为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分生孢子透明,内有颗粒物,椭圆形至长圆形或圆柱形。发病后期,有时可见其有性态Sphaerotheca fusca,称棕丝单囊壳,异名Sphaerotheca fuliginea,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三、发病规律

1莴笋霜霉病

莴笋霜霉病在露地一般是在春末或秋末冬初开始侵染。一般可以从表皮直接侵入,也可从气孔侵入。经过一段时间的潜育期,可在叶表面重新产生出孢子囊。病原菌主要由风、雨水、昆虫传播。通过病菌反复多次的再侵染,病菌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如果条件适合,即引起病害的流行。

孢子囊萌发的适温为6~10℃,产生孢子囊的温度为15~17℃,相对湿度高发病重。栽培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多,土壤潮湿或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也容易造成病害的严重发生。

2莴笋白粉病

莴笋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在莴苣或其他寄主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棚室内活体莴苣属寄主上越冬。翌春5~6月,以闭囊壳越冬的放射出子囊孢子;以菌丝在被害株上越冬的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落到叶面上的分生孢子遇有适宜条件,孢子发芽产生侵染丝从表皮侵入,在表皮内长出吸胞吸取营养。叶面上葡匐着的菌丝体在寄主外表皮上不断扩展,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分生孢子在10~30℃均可萌发,20~25℃最适,相对湿度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氮肥偏多,发病重。

四、防控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增加中耕次数,降低田间湿度。实行沟灌,避免漫灌;加强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或土壤过湿。分苗、定苗时发现病株要淘汰,带出田外深埋。及时打掉病、老叶片并烧毁;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2药剂防治

莴笋霜霉病:发病严重后,受冬季光照少和棚室湿度大环境的特点,莴笋霜霉病很难防住。因此,发病初期,要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莴笋白粉病:莴笋发生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10%氟硅唑水乳剂1500倍液,或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技术服务

蔬菜科普


地址:成都高新区新裕路467号博雅城市广场B座14层


电话:028-87644650


           028-85322778


邮箱:zdgk01@126.com


Copyright 2018 四川种都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23512号-1

种都高科 服务号


种都高科 小程序


技术支持: 成都炫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